中新网贵阳4月23日电题:“書店+”助實體書店止跌回暖 中國再掀書香熱
作者 周燕玲 蒲文思
在中國西南部山區城茄子视频app下载貴陽,35歲的李青坐在一家商業綜合體的書店內,右手握著咖啡杯左手捧著喜愛的書在閱讀。據李青幾公裏外的另一家書店,則把喀斯特地貌融入書店構造之中,每天吸引上千人進店看書及拍照“打卡”。讀者在西西弗書店看書。 周燕玲 攝
在李青看來,許多實體書店已變成“複合型”的文化空間,呈現出“書店+”的模式,不僅能“聞到書香”,更能找到網絡平台上所缺乏的文化氛圍。
2018年,中國圖書發行利潤下降6%,但實體書店卻以驚人的速度在增加。以西安茄子视频app下载爲例,僅2018年就新增實體書店840家,相當于每天超過2家實體書店開業。千翻與作書店文創生活區。 周燕玲 攝
引人關注的是,雨後春筍般複出的實體書店呈現出經營“新業態”,“書店+咖啡”、“書店+文創”、“書店+餐飲”等模式屢見不鮮,其中也衍生了一些頗受消費者青睐的“網紅書店”。
作爲貴陽茄子视频app下载本土書店千翻與作的第一家店面,書店的面積占據了大約300平方米,咖啡館的面積100平方米,文創生活館及其他公共空間約爲600平方米。貴陽鍾書閣書店。 周燕玲 攝
“店內圖書和文創産品交差陳列,第二家門店還有餐廳及科技體驗中心。”貴州千翻與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珺婷說,希望書店是一個文化生活的集合平台,所有與文化生活相關的東西都能讓民衆感受到。
记者了解到,随着“书店+”模式经营新业态的崛起,不少书店以“高颜值”、多元化服務吸引消费者前来观光“打卡”,但似乎真正到店为书籍买单的消费者并不多,业谝渤鱿种钊纭暗旰焓椴缓欤榈昙壑挡⑽尢逑帧钡质疑。
被網友譽爲“最美書店”的鍾書閣自2018年10月在貴陽開業以來,也遭遇了“僅靠顔值吸客流”等諸多質疑。但在鍾書閣貴州品牌管理負責人黃小軍看來,即使不少民衆是爲了拍照“打卡”而來到書店,也表示他們離讀書的氛圍會更近一步。
黄小军认为,在“体验經濟”时代,“书店+”模式一方面是实体书店安身所需,同时也是商业发展的趋势所向,“图书销售并不挣钱,正在通过咖啡水饮以及文创产品来弥补经营压力。”
“實體書店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。”西西弗集團總經辦楊玲說,從2008年跨省開第一家書店到現在已有200余家,2019年計劃新開100家門店。
楊玲告訴記者,西西弗書店早年也經曆過實體書店的“寒冬期”,而後在探索中調整經營戰略,近年來營業額一直在持續增長,經營範圍涉及圖書零售、咖啡飲品、文化創意産品等多個文化領域,並以閱讀體驗式書店爲主要經營形態。
記者采訪的多位書店讀者都對“書店+”模式持支持態度,認爲新一代實體書店打造了一個文化生活新空間,有“顔值”不失“價值”。讀者在書店休息區看書。 周燕玲 攝
“中午休息時間會去書店看一會兒書,周末則會待上3小時以上。”上班族的周俊說,書店不管是以“高顔值”還是其他方式吸引人進店都無可厚非,消費者進書店後可實現各自的目的。
據《2018-2019中國實體書店産業報告》顯示,有3家連鎖書店計劃2019年開店100個以上。相關人士認爲,實體書店的回暖不僅得益于閱讀氛圍的活躍,也得益于政府部門的政策扶持。
2016年以來,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實體書店發展,目前已有28個省區茄子视频app下载出台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具體措施。西安茄子视频app下载財政每年爲實體書店建設提供1000萬元(人民幣,下同)扶持資金,北京茄子视频app下载2018年起每年投5000萬元扶持實體書店。
相關數據顯示,2018年中國圖書銷售網點同比增長4.3%,中國人均閱讀4.67本紙質書,綜合閱讀率提升,閱讀人群持續增加。多家書店經營者一致認爲,上述數據不僅印證了實體書店“止跌回暖”的迹象,也表明越來越多的人逐漸回歸到實體書店的“懷抱”中。(完)
(責任編輯:管理員)